前几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征求意见稿的一点变化更是备受关注: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错峰,但是橙色及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仍需限产50%……
中国钢铁产量多、污染大,环保任务相对来说变得尤为艰巨。从达标排放到超净排放,再到近零排放,排放指标越来越严。这意味着对企业烟气治理的脱除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就是企业的治污成本增加。超净排放、近零排放在钢铁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成本也是其自身无法回避的一个大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吨钢平均环保成本约55元,先进企业比落后企业高2倍左右,而一般企业仅40元的成本则根本无法达标。按照国家新公布的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要求,要实现超净排放,年产1000万吨钢的联合企业,环保的年投入高达10亿元!而国内某领先的大型钢企年利润率也只有6%,这10亿元的环保投入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不难看出,满足钢铁企业烟气近零排放的同时,又能兼顾企业成本与未来环保标准提升的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才是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拿唐山德龙钢铁实现近零排放的案例来说,所采用的的脱硫脱硝技术克服了目前市场主流技术存在的因环保标准提升或新增减排项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重复投资和多次技改风险。
就目前的政策而言,超低排放并不是终点站,近零排放才是未来。超低排放设备厂家愿为业主提供更清洁、更开发、更安全、更经济的环保解决方案,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碧水蓝天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